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教学质量评估的发展历程

来源:小9直播足球    发布时间:2024-10-20 02:21:35

  从2002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受到了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4号文件,其中就加强教学工作明白准确地提出了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2004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1998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围绕“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研究了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逐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政策和措施。

  2005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逐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1号文件,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16条要求,强调高等教育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精确指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6年5月10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增长幅度,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6年8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全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3项主要任务,必须切实抓实抓好。”

  在实践层面,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建立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及成立评估中心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第一轮评估工作规划到2007年底,完成对全国592所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截至2006年底,约有300所左右的高校完成第一轮的评估。

  2003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水平评估,对26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试点评估。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决定由各省对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做评估,教育部负责制定评估方案,具体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同时教育部将不定期地对省级评估结论进行抽查。2004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水平评估共计评估院校107所。对独立院校进行的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尚未真正开始启动。教育部已于2006年1月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装饰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等3所独立学院进行了评估方案的测试,并于5月在江苏省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召开“第3次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评估方案研究课题组工作会议”,对评估方案进行了研讨和修订。评估方案将在下发各独立学院广泛征求意见后正式启用。

  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真正开始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规划”。这一计划预计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20亿元专项基金,旨在通过5年的重点建设,使100所左右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上的水准、办学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并带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形成机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该计划从2006年到2010年逐年分批组织实施,2006年启动30所左右,2007年40所左右,2008年30所左右,2009年到2010年完成项目建设和验收。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建设规划加强了对院校建设过程中的绩效考核,如果项目建设院校在年度考核中不合格,上级部门将中止立项和资助。

  200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投资25亿元人民币,真正开始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规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建国以来中央财政用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最大一笔专项投入。

  第一,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发布各类专业人才的规模和供求情况,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教育培训结构提供指导。

  第二,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的方式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

  第三,实践教学与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创新。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一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第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符合常理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导学生的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校内及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

  第五,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政策和制度,针对不一样的层次、不一样的高校,确定不同的品质衡量准则和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水平和特色。建立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检测体系,定期采集各类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逐步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数据向社会公布,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社会监督。

  第六,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推进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促进东部和西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以上6个方面,从专业、课程、教学建设、实践和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等方面为突破口,抓住了高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即从根本上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才是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